礼赞七一|戴齐良:以非遗传承之笔 绘就文化振兴新画卷
百年征程铸辉煌,文化传承谱新章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,我们聚焦一位以匠心守护非遗、以创新赋能传承的践行者——戴齐良。他深耕非遗领域多年,通过打造空间、活化活动、融合科技、联动产业等多元路径,为传统非遗注入时代活力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文化自信”的深刻内涵。
打造复合型非遗空间:让传统工艺“立”起来
在千岛湖文渊狮城,戴齐良参与打造的3000平方米“百师坊非遗街区”成为亮眼的文化地标。这里不仅是传统工艺的创作研发基地,更通过“传统工艺+数字平台+基地”的创新模式,实现了非遗展示、数字转化与市场销售的全链条融合。古老的技艺在此“活”成了可触摸、可体验的文化场景,为游客和市民打开了一扇了解非遗的窗口。
活化文创活动与赛事:让非遗人才“聚”起来
为挖掘非遗新生力量,戴齐良联合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,搭建起全国性交流平台。从“全国剪纸文创大赛”面向全国征集作品、培养新人,到“百师坊杯”丝巾文创作品展推动剪纸与现代服饰碰撞,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剪纸艺术“破圈”传播,更让年轻创作者在实践中找到传统与现代的连接点,为非遗传承储备了“新鲜血液”。
创新培养模式与数字化:让传统技艺“智”起来
“理论+实践+产业”三维培养模式、数字设计与AI辅助课程的引入,是戴齐良对非遗人才培养的大胆探索。首届剪纸文创研修班中,学员不仅掌握传统技法,更能借助“掌上非遗平台”的AI设计系统,将剪纸元素快速转化为可量产的丝巾纹样;智能配色系统破解单色局限,“云上剪纸博物馆”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确权交易……科技与传统的深度融合,让非遗从“手作”走向“智作”,焕发当代生命力。
联动文旅与校企:让文化基因“传”起来
非遗的根在民间,魂在传承。戴齐良推动剪纸等非遗项目与旅游、教育深度融合,以千岛湖百师坊培训基地为依托,吸引游客体验非遗技艺,为景区注入文化内核;同时,他促成河套非遗小镇与河套学院合作,通过实习基地、非遗讲座进校园等项目,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知文化温度,为非遗传承培育“接力军”。
从空间搭建到人才培育,从科技赋能到产业联动,戴齐良用行动证明:非遗不是“博物馆里的标本”,而是可生长、能创新的文化活态。在七一这个特殊的节点,他的故事正是千万非遗守护者的缩影——以匠心致初心,以传承致未来,为中华文化的永续发展写下生动注脚。
为您推荐
-
礼赞七一|戴齐良:以非遗传承之笔 绘就文化振兴新画卷
新闻资讯2025-07-01 16:11:43
-
全面对标世界一流,扬子江药业集团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暨职工代表大会
新闻资讯2025-07-01 14:33:43
-
酒泉康森生物科技携参桂康宁粉出席2025中医国际传承发展研讨会
新闻资讯2025-07-01 14:31:58
-
明达圣昌铝业集团董事长臧明仁受邀出席2025品牌强国发展高峰论坛
新闻资讯2025-07-01 13:47:46
-
智启新篇,海纳十年—珍蚝集团美股上市筹备暨数字化生态启动大会
新闻资讯2025-07-01 09:36:34
-
七一特别报道老党员姜洪明的易学人生,以文化之光映照为民初心
新闻资讯2025-06-30 17:33:57